發力華南全國戰略布局更臻完善
6月18日,北汽(廣州)汽車有限公司自主品牌乘用車技術改造項目開工典禮在廣州增城正式舉行。作為北汽集團華南汽車生產基地、出口基地和對外合資合作平臺,北汽(廣州)汽車有限公司技改項目的動工標志著北汽集團在華南地區的自主基地建設進入實質階段,其全國戰略布局也借此進一步完善。這對于北汽集團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做大做強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據悉,作為增城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掛牌后的第一個大型汽車項目,北汽集團廣州增城基地于2011年6月22日揭牌奠基,項目總投資50億元人民幣,設計產能30萬輛/年。其中,一期投資36億元,主要生產北汽集團自主品牌SUV和MPV等乘用車產品,生產規模為10萬輛/年。按照項目建設計劃,最先開工的沖壓車間廠房將于2012年9月封頂并開始設備安裝。整個項目將于2013年12月竣工。首款SUV車型C61X也將于2013年12月實現下線。
強勢入主華南 放眼海外市場
北汽(廣州)汽車有限公司是北汽集團根據與廣州增城市人民政府簽訂的《北汽集團華南汽車生產基地合作協議》,對廣州寶龍集團輕型汽車制造有限公司進行重組后所成立的全資子公司,將生產MPV、SUV等北汽集團自主品牌乘用車產品,是北汽集團為搶灘廣州、布局華南投下的妙招。
放眼中國汽車版圖,華南可謂是“兵家必爭之地”。從國內市場上看,作為我國改革開放最早的省份,也是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省市之一,廣東汽車市場發展程度高出內陸省份。據近幾年統計數據顯示,廣東的汽車銷量占全國總銷量的四分之一左右。而從國際市場上看,華南地處沿海,交通便利,對東亞、南亞等海外市場具有強烈的輻射效應,地域優勢明顯。另外,廣州也將“到2015年打造三個100萬輛乘用車整車生產基地”視為重點發展目標之一,并為此在政策、資金、土地等各方面提供大力支持,發展汽車產業的天時、地利、人和俱全。故此,在行業內,一直就有“得華南者得天下”的說法。
而北汽(廣州)汽車有限公司所在的增城市不僅有廣東最年輕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享有一系列優惠政策,更重要的是增城東有本田、南有豐田、北有日產,地處三大汽車工業板塊的交匯點和廣(州)深(圳)經濟帶的中部,汽車及零部件業是當地第一大支柱性產業,是拉動工業增長的最大引擎,具有獨特的地域優勢和產業優勢。借殼寶龍,北汽(廣州)汽車有限公司獲得了廣東省內極為稀缺的整車生產資質。
隨著北汽(廣州)汽車有限公司自主品牌乘用車技術改造項目的動工,北汽集團對寶龍優質資源的初步整合已經順利完成。這一方面對地方盤活存量資產,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另一方面,在充分發揮地域優勢、產業優勢、政策優勢的基礎上,北汽集團借此正式將觸角延伸至華南,為提升其在華南市場份額,以及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奠定了基礎。而對長期缺少自主品牌產品,在國際競爭中飽受制約的廣州汽車工業而言,北汽自主品牌的強勢進駐同樣也可視為對發展汽車工業的有力促進。
完善產業布局 打造規模北汽
北汽(廣州)汽車有限公司總投資50億元,設計總產能30萬輛。秉承了北汽“奮力拼搏 團結協作 知難而進 志在必得”的企業精神,北汽(廣州)汽車有限公司通過健全管理體系,打造核心團隊,努力建設資源集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高水準汽車生產基地。據介紹,全部建設工作完成后,其年銷售收入預計可達200億元,整車和零部件可實現產值約800億元,并可以帶動當地相關汽車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在2009年出臺的《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細則》中,國家鼓勵以包括北汽集團在內的骨干企業為主體進行兼并重組,形成幾個大的汽車集團并從政策上予以支持,從而對整個汽車行業的產業結構進行優化調整、集中整合各方優質資源,提升企業競爭力,更好地參與到國際大市場中,促進行業持續、快速、健康、有序地發展。北汽集團為順應這一行業發展必然趨勢,按照“立足北京,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擴張模式加速了全國戰略布局。
廣州增城基地、湖南株洲基地、北京順義高端自主品牌乘用車生產和研發基地、與重慶銀翔集團合作建設的整車生產基地,短短幾年間,北汽集團已經先后完成了在我國華南、中南、華北和西南四個地區的自主品牌乘用車戰略布局,同時也將發展的目光投向了華東和東北。從自身需要出發,在全國范圍內建設布局合理的產業集群,在零部件供應、產品投放、市場區分、物流配送等領域實行集團化建設和管理,一個覆蓋全國、輻射世界的“大北汽”已經悄然成形。而在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勞動力密集型的汽車行業中,這種規模的擴張對于北汽集團降低成本、發展技術、打造品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做大做強,躍升至行業“第一陣營”有著積極的意義。
正如業內專家所言:汽車行業不同于其他產業,是沒有地域限制的,需要體現市場化、集團化、國際化。而北汽集團在“十一五”期間產能規模從不足60萬輛躍升為150萬輛。銷售收入從500億元提高到1500億元,零部件銷售從不足30億元提高到110億元,增速高居全國汽車企業首位。這一成績的取得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其“規模北汽、世界北汽”的發展戰略。
北汽集團“掌門人”曾多次表示,“未來的五年是北汽集團發展的關鍵,在國家汽車產業政策的戰略指導下,北汽集團要立足國內,放眼海外,加快完成產業布局,努力做大產業集群。”此次北汽(廣州)汽車有限公司自主品牌乘用車技術改造項目的動工,對于北汽集團加速實施“十二五”規劃戰略,躋身國內汽車集團“第一陣營”無疑是一大利好。
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五大汽車集團之一,擁有50多年的發展歷史,目前已發展成為以整車制造為核心,研發與零部件制造、汽車服務貿易、教育和投融資多元化發展的綜合性、現代化汽車企業集團,擁有北汽股份、北汽福田、北汽有限、北京奔馳、北京現代等多家整車企業。北汽集團是中國汽車產品門類最為齊全的汽車集團之一,產品涵蓋了豪華高端轎車、中高端轎車、中端與經濟型轎車、SUV、MPV、微型客車等全系列乘用車,以及重卡、中卡、輕卡、微卡、大客、中客等全系列商用車。此外還提供各種特種車輛、大型工程機械等產品。旗下擁有“北京”、“福田”、“奔馳”、“現代”、“威旺”等品牌的30多個系列的產品,產業鏈布局遍布全球,已實現國際化運營。
建議反饋 您的每一條建議聲音,我們都認真對待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